從機場大道出發,沿著金陽大道行駛約15分鐘,數幢白色的大型建筑整齊地佇立在道路左側,這里便是雅士林長沙(國際)蠶桑絲綢智造產業園項目。該項目由雅士林集團旗下中繭新科生物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
自去年9月項目首條產線點亮后,以智能化解決方案賦能傳統蠶桑養殖產業成為現實。“通過近半年的試產與調試,首條產線已趨成熟。”中繭新科黨委書記劉麗告訴記者,接下來企業將加快推進生產,讓一期項目盡早進入滿產狀態。
隨著項目的有序推進,2024年,全球大的蠶繭生產基地將在這里誕生,預計可年產鮮繭50萬噸,占全球蠶繭原材料市場50%以上的份額。項目三期建設全面竣工后,將建成集智能化蠶桑絲綢制造、科普科教文旅、絲綢博物館等為一體,全面融合一、二、三產業的蠶桑產業園,助力湖南蠶繭產業再現輝煌。
智能化生產讓養蠶效能提升1000倍
22日,記者走進中繭新科4萬平方米的工廠,只見機械臂擎起白色蠶框固定到特定位置,鋪設飼料、放入蠶種、送入恒溫箱,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此時,操作工人只需在產線關鍵節點踱步“監督”。現場,20名操作工人同大量的自動化設備形成鮮明對比。
就在這樣一條由20人“支配”的產線上,日產蠶繭可高達25噸。“我們代表了世界蠶繭生產先進的生產方式。”劉麗介紹,傳統蠶繭的生產模式下,70%都是勞動力的投入,而在工業化養蠶模式下,效能提高了1000倍。
養蠶的效率提升了,蠶繭的品質是否能得到保證?
“蠶繭的品質主要由蠶的品種和上簇時的環境決定。”劉麗指著恒溫恒濕箱內的蠶寶寶表示,中繭新科的蠶品種可生產高等級(6A)的生絲,同時加之對環境的絕對控制,實現標準化生產,確保蠶繭產品的一致性,其“上車率、解舒率、凈度”等多項指標均優于90%以上的傳統蠶繭。
項目園區內,幾個數十米高的鐵桶矗立在廠區的西北角,工人只需將食物原材料投入其中,便可自動完成攪拌、配比,再經由高空管道快速運輸至智能化車間,讓蠶寶寶時刻享用剛出爐的美食。
一只蠶寶寶的生命約為31天,中繭新科根據其生長規律,劃分了5個成長階段,每個階段所獲得的食物與所處的環境均經過了縝密的計算與試驗,住在恒溫、恒濕、無菌的蠶室,做到了365天蠶寶寶都有生長、吐絲、產繭,極大地提升了效率和產量。
工作專班統籌調度讓建設工期縮短60%
定期調度、前置審批、綠色通道等在中繭新科項目建設過程中僅是“常規動作”。“為確保實現‘當年洽談、當年開工、當年試產’的建設目標,我們成立了工作專班。”瀏陽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唐建國表示。據悉,在項目簽約不到20天,瀏陽經開區快速響應,由園區相關負責人牽頭,從各單位抽調4名干部組成臨時工作專班,全面協助項目的財務、工程建設、公共關系處理、行政事務辦理等工作。
由于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建設高峰期有4個施工主體同時作業。工作專班化身施工統籌員,靠前調度,制定施工計劃、協同管理團隊,終將400多天的主體車間工期縮短60%,僅耗時160天就實現竣工交付。
項目主體廠房交付前夕,臨時工作專班又來到長沙供電公司瀏陽分公司協調項目用電線路架設事宜,多方努力后,不到2個月就將生產電線“扯”到了項目建設現場,較預期又提前了60多天。
“目前首條產線已趨成熟,具備擴大生產的條件。”劉麗告訴記者,中繭新科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將成熟的產線“復制粘貼”3次,讓一期工程的4層車間進入滿產狀態。
在劉麗的身后,幾棟架設腳手架、掛滿安防網的樓房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據悉,正在修建的是員工宿舍,竣工后不僅可以為員工縮短半小時的通勤時間,還可滿足日后新增員工的住宿需求。
“除了在項目建設方面給予幫助,瀏陽市各級政府還從政策層面為企業排憂解難。”劉麗告訴記者,瀏陽市工信局全力支持中繭新科完成了“長沙市智能制造試點企業”的認定以及“制造強省重大產業類項目”等政策性補助,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后勁。
對于項目當前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劉麗坦言,希望能加強金融對桑蠶企業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在減稅、補貼、信貸等方面給予更大支持。特別是推進蠶桑生產農業保險的政策性兜底服務,加強對蠶繭保險的財政補貼力度,從而調動蠶農栽桑養蠶積極性,穩固蠶桑繭絲綢產業基礎。同時,建議加大創新性科技人才的引進力度,進一步強化高科技人才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配套保障,提高對人才資源的黏性。
引領蠶繭絲綢產業集群發展
過去,養蠶是個靠天吃飯的工作。一方面,桑葉的質量、桑蠶上簇時的氣候等客觀因素至關重要。另一方面,蠶屬于寡食性動物,只吃桑葉。若想打破季節的束縛,唯有解決根本問題,即培育出廣食性蠶品種的同時,為其科學配置食物。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繭新科成功培育出了能適應飼料化喂養方式的廣食性蠶品種。同時中繭新科還為蠶創新了飼料配方,讓“蠶寶寶”吃得好、吃得香,為養蠶產業的工業化轉型升級創造了條件。
“長沙發展蠶繭產業有厚重的文化基礎。”劉麗說,馬王堆出土的素紗禪衣,證明2100年前湖南就有著高超的紡織技術。而湘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繭絲綢輝煌的標志,也是吸引雅士林集團來長沙投資的重要原因。
“蠶桑絲綢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尤其需要產業鏈各環節集聚、集中、集約、集成、集群發展。”對于湖南蠶桑絲綢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二級研究員李一平表示,要打通要素供給通道,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蠶桑產業體系,使技術、信息、人才、政策等資源要素得到充分共享,實現“龍頭引領、以園聚鏈、聚鏈成群”和“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聚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成構建”,不斷增強產業鏈的韌性和競爭力。
隨著項目一期產線的成熟,中繭新科已與本土的部分下游企業展開合作。同時,今年中繭新科還將完成永安豐裕400畝蠶桑基地的桑苗栽種,進一步延伸上游產業鏈條。劉麗表示,未來,中繭新科將著力推動長沙蠶繭、生絲、面料、服裝、服飾、家紡、禮品等絲綢全產業鏈建設,利用蠶繭原料生產的帶動效應、產業鏈整合的發展契機,引導和帶動一批絲綢產業鏈下游優質企業落戶湖南共同發展,推動湖南繭絲綢向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邁進。
調查問答
問:如何進一步激活項目引領作用,打造湖南蠶桑產業新高地?
答:一要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廣聚蠶桑英才。建議出臺更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打造富有時代感、未來感和創新力、成長力的新型產業園區,并以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為企業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二要圍繞現代蠶桑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或卡點堵點)組織開展聯合攻關,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推動標準化種桑、工廠化養蠶、智能化繅絲、多元化開發利用蠶桑資源,實現養蠶無人化、減人化、集成化、自動化,解決“招工難”“用工難”“留人難”等堵點問題。三要成立工作專班推動工作落實。建議政府協調多部門成立省級蠶桑千億產業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形成工作合力,為實現蠶桑科技的完全自立自強、建設蠶桑科技強國和農業強國提供扎實保障。(李一平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二級研究員)
問:項目建設過程中,企業有哪些困難和問題需要解決?
答:建議成立省、市級協調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相關領導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對照由工信部、農業農村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文件精神,向上級爭取產業扶持政策和資金。
同時,根據蠶桑產業和企業發展的需求,建議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努力打造中國領先的蠶桑創新高地。
此外,建議將養蠶(尤其是工廠化養蠶)、種桑等納入優先支持的農業產業并給予政策扶持。
調查手記
智能化為傳統產業開辟新空間
讓“靠天吃飯”的蠶桑產業打破時空和地域的梗阻,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生產,靠的就是智能化轉型。對于傳統企業而言,依托智能化技術,實現產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道必答題,更是換道超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有效手段。這是記者在采訪中繭新科項目過程中的深刻感受。
近年來,長沙始終堅持以智能制造為統領,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逐步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政府引導、示范引領、生態賦能”的智能制造“長沙模式”。當下,5G通信技術方興未艾,工業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推動數字技術同產業深度融合,加速“制造”向“智造”的轉變,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長沙傳統產業就一定能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AAAFYYTRUYJY76I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更改或刪除。
聯系人:楊經理
手 機:13912652341
郵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蘇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號雙星疊座A2217